首頁

2007年2月2日星期五

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?

心理學家說,我們的思維方式,對我們的思想與行為有着莫大的影響。看看近日兩宗發生於港台兩地的新聞,可見所言非虛。

台灣有一個家庭,因為相信節育會導致瘋癲,一對媳婦竟然在六年內生下了十胎。可是,該戶人家的經濟環境並不富裕,一家十幾口僅靠那兩兄弟微薄的收入維持生計。那「十兄弟」無法得到良好的照顧,每餐只能以豉油送粥艱苦度日。

此外,香港有一位小女孩,自三歲起便是醫院的常客,曾因腳骨受傷、半邊身燙傷,以及滿身瘀傷而入住醫院。七歲時,因肚子太餓在街上向陌生人討食物時,揭發她 一直被父母刻意疏忽照顧。她父親向警方供稱,因女孩兩歲從內地來港時,適值家境最貧困,須申請綜援,故認定她「陀衰家」(註:家裡的災星)。且曾因虐待她 而驚動社工,為家人惹上麻煩,更加劇對她的憎厭。

這兩宗新聞,一個是因為「相信」節育會瘋癲而濫生孩子,一個是「相信」女兒乃刑剋父母的災星而施加虐待。這兩件事的背後都隱約存在一個似是而非的觀念──「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。」

即便今天,這種思想仍普遍存在於很多人的心裡。固然,有些事情到了今天我們還是不能用科學的方法去求證真偽;然而,這是值得我們義無反顧去相信的理由嗎?既然不肯定,為什麼就不可以存而不論,或者最低限度保持一個開放與懷疑的態度,以求真的精神去審視每個可能性呢?

也許,這跟深植於國人頭腦裡那個「差不多先生」基因有點關係。一個不求甚解,得過且過,沒有獨立思考的人,聽到某種可能對自己有利(或不利)的說法時,往往最常說的話便是這句「寧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無」(另一句就是「信則有,不信則無」)。好像這麼一說,便可安心地去盲從附和,作一個人云亦云的「投機者」。

只可惜,他們往往沒有想到,「信其有」不一定代表「買了保險」,「信其無」也不表示吃了什麼虧。而最有可能帶來災禍的,正正是自己的思維方式!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