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
2011年5月31日星期二

《我的前半生》──他的窩囊一生

皇帝,是古往今來很多人的「夢想職業」。而他,卻從被挑選為皇帝的那一刻開始,便注定了其窩囊的悲劇人生。

更不幸的是,即便在當皇帝的那些歲月,他也不曾當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皇帝。而這個不曾有滋有味當過皇帝的人,卻終生被「皇帝」這個頭銜套得死死的,無法擺脫那命定的悲劇軌跡。

愛新覺羅‧溥儀,在不足三歲之年,被踏了半隻腳進墳墓的慈禧太后選定為光緒的繼任人。他那不幸的人生,便從那天開始了。



莫名其妙的他首次坐上了皇帝的寶座,卻在三年後又莫名其妙的被逼退位。這個長在深宮的小孩子,雖然他的「王土」,已從「率土之濱」縮減到紫禁城這一隅內,但一眾臣子和師傅仍圍在他身邊,向他灌輸帝王的思想,讓他覺得自己仍然是一國之君。

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年,他又被一個叫張勲的莽漢擁戴復辟,再次莫名其妙的坐上了皇帝的寶座。然而,竟在短短十二天之後,又再次被人從還沒坐暖的寶座上踢了下來。七年之後,不但保不住這個皇座,更連賴以維持著皇帝架子的紫禁城也保不住,慘被掃地出門,狼狽之情,可想而知。

基於自小被身邊「帝師」及遺老們的薰陶影響,加上失勢後那任人魚肉的經歷,年輕的溥儀很自然的把復辟清朝,重整江山視為人生的最大目標。正是這種牢不可破的「壯志」,促使他走上了往後那段不堪回首的道路。

當溥儀從北京走到天津的日使館區尋求庇護,便開始了他受日本人利用擺佈的日子。在先佔東北,後及全中國,再至世界的規劃下,日本人早就知道溥儀的利用價值。面對日方的拉攏、支持與同情,天真的溥儀竟以為自己找到了復辟大業的救命稻草。

於是,便有了他跑到東北當起偽滿州國的「康德皇帝」這段歷史。第三度「登基」的興奮,只維持了一段很短的時間。他很快便明白過來,自己這個「皇帝」,只是徹頭徹尾的一個傀儡,乃日本人手中的一個任意擺佈的玩偶而已。

說他一生窩囊,並不為過。打從滿清覆滅後躲在紫禁城的日子算起,這位「宣統皇帝」為了生存和復辟,便一直過著仰人鼻息的生活。早在北洋政府時代,便不斷討好、巴結那些如走馬燈般的軍閥頭子,希冀得到他們的幫助和庇蔭。在天津時,又以同樣手段拉攏取悅列強等各方勢力,期間更不斷被有心人利用搾取利益,並最終落在日本人的掌心裡。

到了偽滿時代,為免開罪日本軍方這個實際的統治者,終日提心吊膽,謹言慎行,言聽計從,不敢稍有違逆。而自日本戰敗被俘至蘇聯,成為戰犯被關在牢裡開始,直至五年後被移交至中共的戰犯管理所又十年裡,被逼接受長期的「思想教育改造」,乖乖的寫下一張又一張的交代檢討書,並經歷眾叛親離的殘酷打擊。此時的他,早已不敢再發什麼皇帝夢,但求能卑微的活下去而已!

這本《我的前半生》(實際上差不多是他的一生了,此書的最後增修部分在1964年,距他離世也只不過三年),便是在這種背景下寫成的。從動筆的初稿,至後來的幾次增補修改,大約在他處身撫順戰犯管理所至獲釋後幾年間的事。經過約十年的「改造」,早把這位「皇帝」改造成服服貼貼的「奴才」了。

因此,這本書也可視為他向中共交心的一本特長的悔過書。書中不斷出現不留情面的自我批判字眼,而對「新中國」的歌功頌德更是不遺餘力。大抵他當「康德皇帝」時對日本人的那套逢迎諂媚的能耐,已昇華到更高境界,於是連「當我們說我愛毛主席』的時候,便意味着我愛真理和正義」這種話也寫得出來。

這樣的一個人,既可恨、又可憐;但想到他一生的經歷,和他所處的環境,又添了幾分同情和嘆息……

10 則留言:

  1. 感歎的只是他生不逄時了
    其實我一向很想看這本書
    但想問一下這書不會很悶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回John:
    悶不悶每個人的觀感也不同,也視乎你用怎樣的心態看。
    像這類書,自然不能以看小說消遣的心去看。撇開他對新中國歌功頌德的部分,若你對中國近百年的歷史有興趣知道多一點的話,還是值得一看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他根本生在畸形的時代,畸形的身份,畸形地upbring,畸形的婚姻,畸形的國勢,畸形的意識形態…他出生時,辛亥革命已經起義,那個年代,日本明治維新攪得卓有績效,而中國國勢漸衰,大家都想推翻滿清建立新中國,很多很多文化人,紛紛跑到日本流留學,學習維新…青島芳子,他和其他清朝才出現的「漢奸」,拉借日本的勢力,可能只是想重建滿清,可惜引狼入室!無辦法,當時是他敗了中國喇!

    回覆刪除
  4. 可憐的人有其可恨的一面。記得書中曾記述他做青年皇帝時欺負太監和宮人的事,如命人咬鐵豆等,此人天生不是善人。

    時刻想做回皇帝,卻沒想過蒼生,是何人也?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回匿名:
    說他敗了中國,實在抬舉他了。根本他由始至終也是無能為力,起不了什麼作用。

    回覆刪除
  6. 回chuan:
    怪只怪他自小便把自己當作是皇帝,卻偏偏生來就是有名無分,造化弄人也!

    回覆刪除
  7. 歷來末代王孫,悲慘生活非溥儀一人獨嚐,若照歷史看,佢係改朝換代後重可以留命,正面睇算佢好彩,側面睇就係佢嘅大不幸。

    如果當年時勢許可,溥儀早已魂歸天外,不過民國成立根本不穩,孫先生及其班子兩頭唔到岸,一係實行君主立憲,一係斬草除根,就算唔殺清帝,亦應將其放逐他方,為乜留低清室於紫禁城柵埋門獨自稱王,要知中國經數千年皇帝統治體系,一下180度轉變,民智不高,好易產生變數,所以就出現異常嚴重軍閥割據,同唐末節度使弄權無甚分別,亦因溥儀仍在生,致使到復辟有名。

    溥儀係個蠢材,當不成皇帝已是事實,最不該無自知之明,苟且偷生以期復辟,個人何德何能可駕馭全國官員人民,遑論各國列強,實應一死以謝清室,泉下得存顏面對祖先,又不需受後來種種侮辱,談玄說異,有人話當年愛新覺羅入主大統後,幾十年來多方追捕明朝遺孤,將其殺害,到滿清氣數盡,子孫亦身受奇恥大辱,報應也,但最慘國人受其所累,一同捱苦。

    一句講哂,個人係支持亦感激推翻滿清,但民國成立後所帶蒞種種問題並未完全解決,到共產黨竊國,人為災難更罄竹難書。

    回覆刪除
  8. 回賈真:
    他的悲劇人生,正好見證著近代中國的苦難歷史,讀來令人唏噓~~

    回覆刪除
  9. 賈真的看法﹐是很傳統的治亂史觀。
    我倒不認為溥儀是個蠢才﹐也不認為他即使是個大才﹐便能扭轉國運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0. 回文少:
    溥儀固然不是蠢才,卻是一個庸才。他對滿清的覆亡,以至後來的局勢,根本就無能為力,只是一個在歷史怒濤中但求不被淹死的遇溺者而已!

    回覆刪除